你的聽力還好嗎?10個關鍵問題自查
今天是國際聾人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世界聽力報告》顯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聽力受損,聽力損失影響超15億人。那么,如何才能早點發(fā)現聽力受損?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耳科主任 李永新:這10個問題其實很關鍵,如果有3到4道題出現問題,我們就建議到醫(yī)院就診,懷疑是聽力受損。
新生兒如何進行聽力篩查和耳聾基因檢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所有的孩子出生后,在有條件的地區(qū)必須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對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及耳聾基因檢測,可以使更多的耳聾患兒得到更早的干預和康復。
那么,新生兒如何進行聽力篩查和耳聾基因檢測呢?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指對每一個出生后滿48小時至72小時的新生兒,在自然睡眠或安靜狀態(tài)下進行無創(chuàng)聽力檢測,篩查新生兒是否存在聽力障礙。
耳聾基因檢測一般在新生兒出生滿72小時進行,主要通過采集足跟血的方式進行檢測。
耳聾基因的檢測可作為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有力補充,可篩查出耳聾高風險個體或家庭,使之有機會得到早期診斷和干預。
助聽器應該怎么選擇?
對于聽力障礙群體,助聽器是重要的輔助工具。然而,市面上的助聽器種類繁多、功能各異,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助聽器?
首先,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詳細耳科檢查,并進行聽力檢測以確定聽力損失性質、程度;
然后,預約具有資質的聽力驗配師進行助聽器咨詢、選配,以便達到最好助聽效果。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神經耳科主任技師 孔穎:每個人的聽力不一樣,要根據這個病人實際的聽力情況。針對不同需求,助聽器的參數和一些功能是有區(qū)別的。只有給患者做到精細化、個性化調試,才能讓助聽器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助聽器多數采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而不同款式的助聽器適合不同人群。
耳背式助聽器和定制耳內式助聽器都屬于氣導助聽器,它通過對聲音信號的放大,并經由外耳、中耳,最終傳遞到內耳來聽取聲音,適合大部分聽力損失人群,老年性聾患者首選。
骨導助聽器,無需通過外耳和中耳,而是通過震動顱骨傳遞聲音至內耳,先天外耳道閉鎖、慢性中耳炎等不適合佩戴氣導助聽器的患者適用。
這些防聾誤區(qū)請“繞行”
很多人認為,老人聽力下降很正常,甚至覺得耳背治不了。這些說法對嗎?聽聽專家怎么說。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耳科主任 李永新:這個觀點顯然不正確。65歲以上的老人大概是60%都會出現聽力下降,容易出現認知障礙,最終就會出現阿爾茨海默病。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耳朵的問題。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耳科主任 李永新:也不完全正確,不是每一個人聽力都會下降。我們在門診也見到90歲的,甚至更大年紀的老人,聽力完全正常。所以這可能跟個人的自律、家族的基因、飲食和生活習慣都有關系,并不是每一個人年齡大了聽力都會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