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籠》主創(chuàng)開啟科學溯源之旅 科幻與硬核科技碰撞新火花
中新網(wǎng)北京7月31日電 被譽為“國漫科幻第一IP”的動畫劇集《靈籠》第二季創(chuàng)下超3億播放量、全系列播放量突破10億的亮眼成績,主創(chuàng)團隊并未停下探索的腳步。30日,《靈籠》團隊走進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讓天馬行空的科幻構(gòu)想與嚴謹?shù)募舛丝茖W進行深度碰撞。

在地質(zhì)學家、古生物學家汪筱林的引導下,團隊首先參觀了古動物館,近距離觀察了多棘沱江龍、阿凡達伊卡蘭翼龍、魏氏準噶爾翼龍等珍貴恐龍化石。
隨后的沙龍環(huán)節(jié),盧靜、朱幼安研究員等專家與主創(chuàng)團隊圍繞《靈籠》的核心設(shè)定展開了深度探討。
“如果以今天的古生物知識為基礎(chǔ),‘噬極獸’最可能從哪個物種譜系演化而來?”“地球演化史上,是否出現(xiàn)過類似‘瑪娜生態(tài)’這種由單一物種主導全球的極端時期?”這些“腦洞大開”的問題都在現(xiàn)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答。
中科院院士、進化生物學及古鳥類學家周忠和表示,具有嚴謹科學內(nèi)核的科幻作品,除娛樂屬性外,還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書記、副所長,古生物學家劉俊肯定了科幻作品對科普工作的重要價值,表態(tài)愿意與《靈籠》團隊展開更廣泛的合作。
《靈籠》團隊透露,未來計劃獲得授權(quán),將公開的科學裝置設(shè)計與科研成果作為靈感來源,融入到動畫的場景與設(shè)定中。這不僅能為《靈籠》注入硬核科技元素,更是通過藝術(shù)化的表達,讓中國前沿的科研成就以更生動的方式走向大眾。(完)

相關(guān)新聞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12日 16:04:59
- 2025年08月12日 14:14:52
- 2025年08月12日 13:48:26
- 2025年08月12日 09:40:18
- 2025年08月12日 08:09:07
- 2025年08月11日 21:37:47
- 2025年08月11日 20:15:46
- 2025年08月11日 09:28:35
- 2025年08月10日 20:26:25
- 2025年08月10日 20: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