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總是抑郁、淡漠……這些也可能是癡呆的前兆

中新網(wǎng)北京9月21日電(記者 張尼)抑郁、淡漠、疑心重……你知道嗎,這些看似平常的情緒表現(xiàn),可能都與認知功能退化有密切關系。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這種被稱為“腦海中的橡皮擦”的疾病,正悄然威脅著眾多老年人的健康,其早期癥狀往往容易被忽視。
什么是阿爾茨海默???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導致認知功能逐漸退化的疾病,是最常見的一種老年期癡呆類型。
這種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記憶力減退、語言表達困難、判斷力下降、情緒波動等癥狀,嚴重時會導致患者喪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阿爾茨海默病的特征性病理改變是位于大腦細胞外的β淀粉樣蛋白(Aβ)沉積,大腦成像里有“老年斑”,這些病理特征引起患者的認知功能下降。”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臨床研究室、記憶障礙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王華麗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道。
她強調(diào),人們普遍存在一個誤區(qū),覺得上歲數(shù)了糊涂一點很正常,不把認知下降當回事,實際上當出現(xiàn)一些早期癥狀后應該及時就診并干預。
目前,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干預。其中,藥物治療包括使用膽堿酯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侖卡奈單抗、多奈單抗等;非藥物干預包括認知干預、行為管理、心理社會支持等。
如何早期識別?
對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來說,早篩查早診斷至關重要。
如何早期識別癥狀?王華麗表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留意:
1.記憶力——忘性大
近期記憶減退為主,學習新知識困難。
忘記事件的細節(jié),甚至忘記整個事件,經(jīng)提醒仍不能回憶。
重復問同樣的問題,忘記自己其實已經(jīng)問了很多遍。
事情發(fā)生先后順序經(jīng)常搞混,會說一些沒有發(fā)生的事情。
2.執(zhí)行功能——做事能力不如從前
曾熟練完成的事情,做得不如以前,有時手忙腳亂。
做事效率不高,條理性差,計劃性不好。
經(jīng)常作出錯誤判斷,容易上當受騙。
買東西不會算賬,亂花錢,買不該買的東西。
到處亂放東西,把東西放錯地方。
3.語言——表達能力下降
說話的內(nèi)容越來越簡單,用詞不如以往豐富。
忘記單個的詞語或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替代,令人費解。
嚴重者,叫不出常用物體的名稱。
聽不懂別人在說什么,和家人說話不在一個頻道。
和別人聊天時總跟不上話題,反應慢。
4.視空間功能——定向障礙
出門找不到方向,不敢獨自出門。
在熟悉的地方找不到家,容易走失。
在家里分不清位置,找不到廚房、臥室、衛(wèi)生間。
距離不分遠近,立體方位感越來越差,容易跌跤。
5.情緒行為改變
抑郁、焦慮、淡漠、主動性不好。
疑心重,懷疑被偷,懷疑老伴和其他異性關系不正常。
憑空看見實際上沒有的人,經(jīng)常說看見已經(jīng)去世的長輩。
認為住的地方不是自己家。
變得自私、小氣、急躁,容易發(fā)脾氣。
6.生活能力——社會生活和日常自理能力下降
做事效率下降、條理性不好、計劃性差、需提醒。
不愛參加集體活動,不愿與別人來往,忘記吃藥。
家務能力下降,熟悉的事情做不好。
只做簡單家務,出門需要別人陪同。
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睡需別人照顧。
如何預防?
對于疾病的預防,專家針對不同年齡段給出了建議:
1.青少年期
提高受教育水平
2.中年時期
糾正聽力,減少腦損傷,做好高血壓管理,減少有害性飲酒,管理體重。
3.晚年時期
戒煙,管理抑郁,增加社會交往,加強體育鍛煉,做好糖尿病管理。
王華麗告訴記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而對于高風險人群應該關注早篩,每年進行一次認知功能篩查,特別是65歲以上人群。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能有效減輕癥狀延緩疾病的進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