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聽波辨位” 看中國盾構機海底“啃硬骨頭”
甬舟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wǎng)規(guī)劃(2016—2030年)》重大項目,全長16.18公里,其中盾構段長11.21公里,是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項目建成運營后,將結束舟山群島不通鐵路的歷史,這也是我國又一項挑戰(zhàn)世界難題的跨海大工程。
今年十一期間,在金塘海域深處,200余名建設者堅守崗位,目前施工進展怎么樣?來看記者現(xiàn)場的報道。
地下58米
管片吊裝作業(yè)正在進行
金塘海底隧道吊裝豎井的底部,位于地下58米深處,相當于19層樓的高度?,F(xiàn)場正在有序進行管片吊裝作業(yè),一塊塊隧道管片通過豎井垂直運送下來,它們將被一塊塊拼接在隧道的表面,整個隧道需要兩萬多塊管片。
國產裝備 自研技術
飽和帶壓換刀安全高效
金塘海底隧道海底盾構段長11.21公里,甬舟號盾構機已經掘進了2500多米。
目前甬舟號盾構機位于地下58米,未來最大的水壓可以達到8.4巴,相當于手掌面積上承受近1噸的重量。在這樣的高壓環(huán)境下,這些刀具是怎么完成人工替換呢?工作人員在地面建設一個飽和基地,作業(yè)人員進行24小時的適應訓練,隨后通過穿梭倉來到海底,與盾構機對接,完成作業(yè)。單次作業(yè)時長可以從之前的40分鐘提高到了8個小時,一個周期最長可以達到28天,在保障人員安全的同時,大幅提高效率。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技術和設備已經實現(xiàn)全面國產化,這也是國內首次正式應用。
“海底有山”超前預報
精準探測復雜地質
甬舟號已經完成了12次地層轉換,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陸地有山不可怕,海底有山更為復雜。
地質的分析,是前期每隔50米鉆一個孔探測分析出來的,那么每兩個探測點中間的50米就成了盲區(qū),按照他們的經驗,很有可能會存在其他干擾因素,該怎么解決呢?工作人員為這臺盾構機裝上了一套超前地質預報系統(tǒng),就像一對順風耳,通過反射波,技術人員“聽波辯位”,對前方100米范圍內地質進行精準探測,保障施工安全、高效。
國慶假期
施工現(xiàn)場全員堅守
去年記者在這里探訪的時候看到過一本工作人員的日記,國慶七天假安排得滿滿當當,但是今年記者發(fā)現(xiàn)在他的日記本上有很多修改的痕跡,大多是日期在不斷提前。國慶期間,全員依舊堅守崗位,并且得益于各類國產裝備、智能設備,目前,比預期的進度提前了近60天,向堅守在崗位上的工作人員致敬。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02日 11:32:57
- 2025年10月02日 11:30:13
- 2025年10月02日 09:44:38
- 2025年10月02日 08:50:55
- 2025年10月02日 08:17:43
- 2025年10月01日 20:51:51
- 2025年10月01日 17:35:55
- 2025年10月01日 13:55:41
- 2025年10月01日 13:52:38
- 2025年10月01日 13: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