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軍事專家:兩岸同屬中國軍人不該兵戎相見——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大陸軍事專家:兩岸同屬中國軍人不該兵戎相見
    2009年11月15日 00: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11月14日,為期兩天的“兩岸一甲子學術”學術研討會在臺北圓滿落幕。與會的兩岸110位學者在政治、經濟、文化、涉外事務及安全事務方面達成多項共識。 中新社發(fā) 黃少華 攝

    版權聲明:凡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十四日電 (記者 李佳佳 黃少華)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名譽會長李際均十四日出席在臺北舉行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時指出,當前商談建立兩岸全面、高級的軍事互信機制的時機尚不成熟,但不妨礙兩岸有關部門和人員先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框架問題。兩岸關系是中國內政,中國有能力自行解決兩岸關系中的各種問題。

      “時代的確是進步了,也退不回去了,”會議開場,李際均即發(fā)出上述感慨。他表示,兩岸退役將領能夠以學者身份坐下來交流意見是一個重大變化,對促進兩岸和平發(fā)展有積極意義。

      李際均表示,兩岸同胞都是炎黃子孫,屬于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民族,承載著同一種文化傳統(tǒng),有著求同存異的廣大空間,也有用非戰(zhàn)爭手段解決矛盾的可能性。他說,結束兩岸敵對狀態(tài)、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是中共的一貫主張。近年來,國共兩黨互動釋放出積極信號,表明了關系發(fā)展的良好勢頭,目前兩岸正在采取的也是先經濟后政治再軍事的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務實做法。

      不過李際均也坦承,經過了六十年的兩岸政治軍事對峙,其間更由于主張“臺獨”的領導人執(zhí)政,一度使兩岸關系陷入危機,造成兩岸互信基礎薄弱,現(xiàn)在商談建立全面的、高級的軍事互信機制的時機還不成熟。他表述臺海兩岸同屬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并稱“承認一個中國比有五十萬大軍都管用,這樣臺灣的安全就沒有問題,也不需要F16去保護!

      李際均說,國共兩黨的矛盾是次要的,中國的統(tǒng)一是主要的。

      在談到大陸導彈部署時,李際均表示,大陸部署導彈是整體戰(zhàn)略布防的需要,也是防范“臺獨”和外國勢力用軍事手段干涉臺灣問題、阻擾中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需要,并非針對臺灣人民。他說:“導彈不是威脅,‘臺獨’才是威脅,我們身上最大的‘癰疽’就是兩岸分裂,要防止外部勢力拿這個‘癰疽’以華治華、牽制中國!

      李際均認為,促進兩岸安全目標就是要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基礎上達成兩岸和平發(fā)展的框架協(xié)議,穩(wěn)定臺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顧慮,避免誤判、誤解,為在國家尚未統(tǒng)一的特殊情況下展開軍事談判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最終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目標。

      他說,兩岸軍方已采取了一些宣示性與溝通性措施,比如善意宣示軍事安全政策、定期公布防務白皮書、約請退役將領來訪開展軍事交流活動等,這是兩岸軍方的一種默契。

      最后他再次強調,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和復興是大勢所趨,基于中華民族大義、有著黃埔精神傳統(tǒng)的臺灣軍人不會為“臺獨”而戰(zhàn),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兩岸同屬中國軍人,不應該兵戎相見,而應該共同擔負起捍衛(wèi)中華民族共有民族主權、維護中國國家安全的神圣使命。完

      ----- 臺灣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