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經據典 馬英九稱兩岸兵戎相見乃下下之策——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引經據典 馬英九稱兩岸兵戎相見乃下下之策

    2010年08月03日 08: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中新網8月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昨天上午九點半,四位馬英九的客人走進“總統府”會客廳虹廳,與馬英九展開圓桌會。馬英九多次闡述兩岸關系,他表示,兩岸不能走上兵戎相見的下下之策,臺灣也不應挑釁大陸。

      這四位客人是:陳長文律師、高希均教授、兩位作家劉克襄、王文華,他們五月時為臺灣《聯合報》撰文,對任期一半的馬英九提出建言,馬英九因而邀請他們見面晤談。

        環(huán)保話題起頭 政策求折衷

      這場圓桌會從環(huán)保話題展開。馬英九特別感謝父母教給他的好習慣,隨手關燈,在餐廳吃飯,一定關掉客廳的燈。他表示,“總統府”兩年來,節(jié)省水、電、油、紙,省下新臺幣一千五百萬元,有人說這是小事,但他愿意帶頭來做。

      劉克襄說,馬英九生活有環(huán)保概念,應該讓民眾都知道,以德國為例,環(huán)保不只是環(huán)保,已經是文化政策的一環(huán),具有優(yōu)先地位,馬英九應該要對環(huán)保有更堅定的主張。

      由于近日不斷發(fā)生環(huán)境與開發(fā)的爭議,馬英九說,成長不等于進步,我們需要的是均衡的成長。針對環(huán)境議題,不同立場者應撇開情緒、民粹,坦誠溝通,攤開成本、效益,尋求折衷,不需要只是理論層面的無限上綱。

      他舉例,花蓮人需要一條回家的路,但環(huán)保人士擔心高速公路破壞環(huán)境,因此政府決定從蘇花高改為蘇花替,大多數人可接受,政府做決策不能那么“純粹”,應設法找出折衷的方案。

        改革向前行 盼馬英九“三不怕”

      高希均希望馬英九要三不怕:不怕用新人、不怕做重大決定、不怕個人有貶損。

      馬英九特別說明,人家批評他只用自己人,但“陸委會”主委這么重要的工作,他敢交給賴幸媛,且做得很好。他就任至今,推動政府改造、“五都”改制、和緩兩岸關系、農村再生條例,都是空前的大改革。

      他說,農村再生條例,就是希望農民根留農村,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愿意回鄉(xiāng)務農了;ECFA就是希望企業(yè)根留臺灣,現在MIT(臺灣制造)紅了,兩岸交通便捷、關稅障礙降低了。

        闡述兩岸關系 兵戎相見乃下下之策

      在這場虹廳圓桌會,馬英九多次闡述兩岸關系,他表示,臺灣的武力與大陸有相當的差距,臺灣不應挑釁大陸。

      講到兩岸,馬英九多次引述前人話語,甚至俚語。例如孫子兵法:“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如果運用謀略、“外交”,可以達成和平的目的,為何要走上兵戎相見的下下之策?   

      

        如閩南話“草螟弄雞公”,馬英九說,臺灣的武力與大陸有相當的差距,我們可以做有力量的小蚱蜢,可以嚇阻,但不應挑釁。

      馬英九接著提到孟子的“大小相處之道”:“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臺灣與大陸來往,應該小而智,不能力取。

        增設“廉政署” 不應人治主導

      關于“何智輝案”臺灣高院法官涉嫌受賄,以及陳哲男案法官判決與社會觀感出入甚巨,很多人呼吁馬英九應介入處理,他則堅持:“我自己出來,太人治了”,“我如果公開講陳哲男只判七個月太輕了,藍軍群眾當然支持,但我不能做這樣的事。”

      有人主張“廉政署”應直屬“總統府”,他回應稱:“我對自己操守有信心,但是如果發(fā)生之前‘調查局長’向‘總統’通風報信的事,怎么辦?”他強調,不能開人治主導的先例。

      馬英九平常會見客人,分邊坐定,禮貌性質居多。這場虹廳圓桌會,歷時一個半小時,賓主圍桌而坐,比較能進行深度溝通。會談中,他對自己在兩岸與“外交”的政績頗有信心。

      他說:“一個策略變了,整個picture(圖像)都不一樣了。”兩岸將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上,深度交流;而國際上的朋友不須為選邊而傷神,臺灣會與人為善,多交朋友。

    參與互動(0)
    【編輯:朱鵬英】
      ----- 臺灣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