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榕江縣法院于2010年2月在榕江縣寨蒿鎮(zhèn)成立“民歌法庭”,聘請了聘請19名當?shù)孛窀韪鑾煛⒏枋,用民歌結合法律及案例,調解本地婚姻家庭財產(chǎn)等涉及身份關系的民事糾紛, 共調解民事案件16起,調撤率達100%。記者于2012年2月1日對這個用民間藝術解決糾紛的“民歌法庭”進行了探訪。
【民歌法庭現(xiàn)場片段】
貴州省榕江縣法院于2010年2月在榕江縣寨蒿鎮(zhèn)成立“民歌法庭”,聘請了聘請19名當?shù)孛窀韪鑾、歌手,用民歌結合法律及案例,調解本地婚姻家庭財產(chǎn)等涉及身份關系的民事糾紛, 共調解民事案件16起,調撤率達100%。記者于2012年2月1日對這個用民間藝術解決糾紛的“民歌法庭”進行了探訪。
【民歌法庭現(xiàn)場片段】
榕江縣是一個民族文化十分濃厚的地區(qū),全縣34萬人,侗、苗、水、瑤等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84.7%,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侗族大歌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侗族琵琶歌之鄉(xiāng),民歌文化已成為當?shù)厝松钪胁豢苫蛉钡囊徊糠。榕江縣法院運用民歌調解矛盾讓當?shù)匕傩杖菀捉邮,當事雙方都能從內心上化解怨氣。
家住貴州省榕江縣寨蒿鎮(zhèn)70歲的龍上豪,年輕時曾被人稱作“山歌書記”,曾擔任過寨蒿公社書記及司法助理員。2010年被榕江法院聘為“民歌調解員”。2011年12月初,寨蒿鎮(zhèn)的一對父子因林木歸屬糾紛找到了龍上豪,請他寫訴狀。龍上豪在了解事情經(jīng)過后,將這對父子的糾紛編成勸歌,用民歌對父子進行開導,順利化解了矛盾。
【貴州省榕江縣寨蒿鎮(zhèn) 民歌調解員 龍上豪同期】
(民歌法庭)通過對方互相以民歌的形式,以民歌勸人的方法,化解其雙方的怒火,調解其雙方的怒火,調解其雙方的怒火之后,使其他們的矛盾焦點,各自得以化解和融洽。
記者王超 趙剛貴州榕江報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