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帖曬成都男士結婚成本約70萬 市民稱"太絕對"——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網帖曬成都男士結婚成本約70萬 市民稱"太絕對"
    2009年10月19日 17:49 來源:四川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日前,網上某論壇有網友發(fā)帖曬結婚成本,稱成都男士購房買車,娶一個中上條件的老婆大概需要70萬元。

      對此,網友們各抒己見。有女性網友表示其算法太絕對,結婚花費并非全是男方在買單。

      有關專家表示,結婚應花多少錢是兩個人的事,70萬元一說沒有可比性和操作性。

      咋算的?買房買車占大頭

      網友的帖子稱,以在市區(qū)購買一套80平方米均價6000元的房屋,10萬元的普通代步汽車來計算,加上隨后的新房裝修布置,以及籌備婚禮所需的花費,共需要67.6萬元。如果再算上談戀愛兩年的2.4萬元,總計得出一個成都男人討到一個中上條件老婆的成本是70萬。

      該網友還列舉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男人結婚成本。其中,上海最高,需要花費140.02萬,其他城市雖然數額有所遞減,但均未低于50萬,其中超過2/3的開支被用于購房和買車。

      對成都男人討老婆要花70萬元的說法,網友們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預算過高,如買車不一定非買10萬元的。有女性網友特別指出,現(xiàn)實生活中結婚,男女雙方都在付出。女方并非都要按照這個標準才結婚,更多人還是注重感情多一些。

      太絕對!實際上女方也在出錢

      昨日,記者在街頭對市民進行隨機調查。針對結婚成本預算中最大的支出:買房和買車,占五成以上的適婚女性市民表示,她們并不反對兩人一起共同承擔房貸,但關鍵是要看對方的人品如何。至于汽車,由于不是生活必需品,其實可以延緩至婚后經濟狀況好一些時再說。因此,網友所謂70萬元的結婚成本預算太過絕對。

      25歲的劉小姐家住西南交大附近,據下周就將舉行婚禮的她介紹,她和男友談戀愛不到兩年,婚房雖然是男方出錢買的,但只付了12萬元的首付,還需要兩個人婚后共同還貸。而房子裝修和采買家具家電的錢是兩個人的共同積蓄,不夠的部分才跟雙方父母要了一些。至于汽車,他們暫時還沒考慮。辦婚禮酒席的錢,聽結過婚的朋友說,收到的禮金就可以將其充抵。兩人的結婚成本,“總共大概25萬,其中我家一共出了8萬多!

      同分擔 男性支出稍多些

      市婚慶協(xié)會會長蒙汀表示,這說法太過偏激。他表示,當前社會已進入80后結婚的高峰期,這一代人對結婚是否一定要讓男人買單的觀念,已經在逐漸開始發(fā)生改變。有女性因為不愿意完全依賴男性,更傾向于一種較為公平的方式。事實上,成都很多新人在結婚時都是由一方家庭承擔購房首付,由一方家庭承擔家裝費用。至于汽車,不是每個家庭都會買車。兩個人談戀愛的時間長短也不確定,花銷因人而異。

      蒙會長表示,去年成都據統(tǒng)計共有12萬對新人結婚,在婚禮和蜜月上的平均花銷為57000多元。如果在成都用首付3成的方式購買一套80平方米、均價5500元的住房,買一輛價格在5萬元以下的小型汽車,一對男女的結婚成本約在30萬元左右。實際上,這筆錢大多都由男女雙方共同支出,只是男性支出的比例稍大,占到了60%~70%。

      看情況 結婚哪能定標準

      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胡光偉表示,結婚是兩個人或者說是兩個家庭的私事,不應該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比如一定要求在市區(qū)有一套住房,或者一定要有一輛價格10萬元以上的汽車等。重要的是要視自己的經濟情況來定,不要和別人攀比。

      著名心理學家、川大教授格桑澤仁認為,準備結婚的年輕人更應該注重的是家庭的意義。探討一個家庭的建立標準,遠遠小于家庭本身所具有的意義。有什么樣的土壤就種什么樣的種子,經營和照顧才是最重要的。不一定要有車有房才能結婚,也不一定是男方多花錢,只要雙方都認可和樂意即可。(成都商報 王波)

      ----- 社會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