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人的一天:“瑣事纏身”的女社工——中新網(wǎng)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烏魯木齊人的一天:“瑣事纏身”的女社工

    2010年07月02日 00:22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中新社烏魯木齊7月1日電 題:烏魯木齊人的一天:“瑣事纏身”的女社工

      中新社記者 汪金生

      馬曉麗的一天是從擠10路公交車開始的,從烏魯木齊南郊的大灣到二道橋,5公里,8站路。

      31歲的馬曉麗是服務于烏魯木齊二道橋管委會的社區(qū)工作者,早上9點正是烏魯木齊上班的高峰期,10路公交車票價便宜,僅5角錢,因此更加擁擠。

      在炎熱的夏季,擠車的感覺不好受,馬曉麗已經(jīng)習慣了。10點,她必須準時趕到二道橋管委會的福壽巷社區(qū),簽到、召開晨會、記錄前一天的工作情況及遇到的一些問題。所謂問題,多半是“居民使用天然氣不便”、“暖氣不熱”、“高層電梯停電”、“棚戶區(qū)搬遷改建動員工作難度較大”等。

      “家長里短,瑣事纏身。”馬曉麗說,“我們必須做出具體的安排:黨建、工會、婦聯(lián)、安全防范、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站的信息錄入、團員活動、司法糾紛等,每一位社區(qū)工作者每天都要具體講述自己的工作計劃�!�

      天山區(qū)是烏魯木齊的老城區(qū),多民族聚居,流動人口多,管理難度大。去年下半年以來,烏魯木齊市政府部門成立了二道橋、大灣、黑甲山、賽馬場、雅山五大管理委員會,其中前4個均在天山區(qū)。隨后,在天山區(qū)的140個社區(qū)中,政府為每個社區(qū)招募了一批社區(qū)工作者。馬曉麗就是其中之一;此前,馬曉麗在烏魯木齊一家旅行社工作,新疆旅游業(yè)的一度不景氣讓她重新作出選擇。

      開完會,商定好一天的計劃,馬曉麗就開始了走家入戶。這一天,社區(qū)要求大家為0至3歲的嬰兒發(fā)放預防脊髓灰白質(zhì)炎的糖丸,并向家長交待清楚如何服用。

      中午一頓草草的便飯,經(jīng)常是讓外賣送來一包“炒米粉”。下午,是固定的街頭尋訪。福壽巷社區(qū)轄150多處門面,包括診所,理發(fā)店,鞋店,小賓館等。“很多都是流動外來人員,我們每天都會重點走訪幾家,詢問有什么困難,需要什么幫助等�!�

      “按時下班是少有的事,因為白天許多住戶都外出了,我們的家訪工作得延續(xù)到晚上9點鐘以后�!苯衲甏汗�(jié)期間,馬曉麗一天也沒有休息。

      作為聯(lián)系政府部門和群眾的紐帶,社區(qū)工作者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xiàn)。“現(xiàn)在,誰家有困難,有抱怨,我們都能第一時間知道,問題也常常能在第一時間化解�!瘪R曉麗表示,政府對基層社區(qū)的重視程度正在提升,去年開始,政府為每個社區(qū)增加投入活動經(jīng)費。今年1月,烏魯木齊市還為全市555個社區(qū)配備了治安巡邏、便民服務車。

      不過,在烏魯木齊,類似馬曉麗這樣的社區(qū)工作人員,工資水平并不高。去年底,聽說在社區(qū)工作崗位連續(xù)工作滿3年者有望進入事業(yè)編制時,馬曉麗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畢竟,這還算是一份非常穩(wěn)定的工作。

      華燈初上,烏魯木齊顯示出西部都市繁華的一面�!凹以L”完后的馬曉麗,期待著回家的10路公交車不再擁擠。(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

    參與互動(0)
    【編輯:吳翔】
      ----- 社會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