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假離婚并非“人心不古”——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扎堆假離婚并非“人心不古”
    2009年07月15日 12:11 來源:沈陽晚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新聞背景:最近山西大同大學的教職工們迎來了十年一遇的集資分房的好事,但由于僧多粥少,為分房明爭暗斗的事也悄悄地在網上流傳開來。多個網站流傳該校有60多對教工夫婦為了分兩套房,突擊“假離婚”。而校方已證實并公布了15對離婚者的信息。(據7月14日《廣州日報》)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在同一所學校里,出現如此密集的婚變,怎么看都不是正,F象。通過離婚獲得分房、生育、拆遷補償等利益的報道,早已是屢見不鮮。這樣的丑劇一再上演,不但折射出利益相關人的道德缺失,更暴露了相關法規(guī)制度存在明顯的漏洞。

      市場經濟中人人都是市場理性人,都想謀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望房興嘆”的今天,面對集資建房的福利,如果能多分到一套房子,其獲得的市場差價可能相當于半輩子的積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簡單地用道德和誠信去評價假離婚者,因為這并不證明這些教工的素質比其他人低劣。

      對于大同大學出現的“分房拆婚”現象,我們需要更多地從法規(guī)制度的層面找原因。如果學校事前作過充分調研,在確定分房方案時讓假離婚者無機可乘,無利可圖,甚至得不償失,想來也不會有那么多人爭相離婚。

      一個道德良好的社會,必是一個法規(guī)健全的社會,反之亦然。法律制度是桶,人的道德是水,“水桶理論”同樣適用于法規(guī)和道德,一旦某一塊木板短缺,里面的水就會從這里漏掉。這是人的本能使然,而彌補它的方法,惟有提高法規(guī)制度的“高度”這一條路——這是大同大學“分房拆婚”現象給我們帶來的更為深層次的思考。

    【編輯:吳博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