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個別單位扣來訪者身份證 專家稱涉嫌違法——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烏魯木齊個別單位扣來訪者身份證 專家稱涉嫌違法
    2009年04月14日 12:47 來源:法制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張女士到新疆烏魯木齊市一家金融單位辦事,進門時不僅登記了身份證上的個人信息和電話號碼,而且身份證還被保安暫時扣留,等到辦完事出門時才交還。

      “保安有權扣留我的身份證嗎?身份證是重要的個人隱私,就這樣貿然交給一個陌生人,怎么能保證我的隱私不被外泄呢?如果身份證被人復印拿去從事不法活動,該由誰來負責?”張女士說,這些問題困擾她好幾天了。

      訪客入門身份證被扣

      近日,記者來到張女士所說的那家金融單位。

      剛一進門,保安就拿著一個登記本對記者說:“先登記一下!庇浾呖吹,登記本上要登記姓名、性別、工作單位、身份證號碼等。

      當記者登記完正要上樓時,保安又叫住了記者:“請把身份證押在這兒,出門時還給你!

      “為什么?有相關的規(guī)定嗎?”面對記者的疑問,保安點點頭。

      “為什么不張貼出來呢?”記者發(fā)現,這家單位的門衛(wèi)接待處并沒有張貼任何“進門須知”之類的告示,當記者提出查看有關“登記和扣押身份證的規(guī)定”時,遭到了保安的拒絕。

      登記本常當廢紙賣

      “讓來訪者登記身份證是為了單位的安全!痹诓稍L中,一些寫字樓和住宅小區(qū)的保安回答大致相同?磥,留下訪客的個人信息是不少單位的安保措施。

      但是,留下的個人信息能得到妥善保管嗎?

      記者對烏市解放北路、中山路沿路的十多家單位進行了暗訪,發(fā)現各個單位都有入門登記的要求,且做法不一,非;靵y。這些單位對訪客個人信息的管理存在隨意丟放、保存不當等紕漏。

      在中山路一家政府辦公樓的門衛(wèi)室外,記者看到,一本登記有很多來訪者個人信息的登記本被丟棄在桌子的一角,任人隨便翻閱。在解放北路天際大廈的前臺,記者也發(fā)現了同樣的情形。

      “來客登記本還用歸檔管理嗎?這上面又沒有什么重要的內容!便y盛大廈的一位工作人員輕描淡寫地回答記者的疑問。

      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這十幾家單位沒有一家對訪客登記本進行建檔和存檔。據這些單位的工作人員說,他們常常把用完的登記本當廢紙賣給廢品收購站。

      “在人們眼中極其重要的個人信息卻被如此隨意處理,這必然帶來個人信息泄露的隱患”、“既然不建檔保存,那么登記豈不成了形式”、“如果現在要查找?guī)讉月前某天的登記信息,而登記本卻被賣到了廢品收購站,這還能說是一種安保措施嗎”,面對記者的問題,沒有一家單位的工作人員能夠給出答案。

      市民覺得很無奈

      入門登記時的個人信息隱私如何保證不被泄露?保安是否可以扣留訪客的身份證?烏市市民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市民趙先生表示,保安扣留身份證絕對不應該。作為個人一個很重要的身份證件,保安有什么權力扣留?

      市民王女士說:“身份證、手機號碼等都屬于個人隱私,進門憑啥要登記、還要扣留?沒準兒各種各樣的推銷電話、行騙電話就是從他們這兒得來的信息!

      而另一位王女士認為,為了安全進行登記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暫扣身份證就沒有道理了。

      采訪中,市民們都表示,對一些單位的這種做法很無奈。因為“你不讓他扣留,他就不讓你進門,那么該辦的事怎么辦?”大家說,這個問題十分現實。

      此類“暫扣”涉嫌違法

      “這是一種違法行為!毙陆鐣茖W院副研究員王磊告訴記者,根據居民身份證法的規(guī)定,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職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出示執(zhí)法證件,可以查驗居民身份證:一是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需要查明身份的;二是依法實施現場管制時,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三是發(fā)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突發(fā)事件時,需要查明現場有關人員身份的;四是法律規(guī)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除此之外,其他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證。

      “出現這樣的事情,說明大多數公民對居民身份證法還不了解,法律意識還不強。雖然覺得身份證被扣沒有道理,但并不知道這是違法行為!蓖趵谡f。

      新疆律師康明遠說,我國目前沒有對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加之公民和社會普遍缺乏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個人信息被不合理公開甚至濫用的情形隨處可見。

      我國從2003年開始組織起草個人信息保護法(專家建議稿),到2008年9月,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呈交國務院!跋嘈胚@一法律出臺后,類似現象將被有效杜絕!笨得鬟h說。

      記者查閱居民身份證法時也發(fā)現,這一法律規(guī)定,除公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執(zhí)行監(jiān)視居住強制措施時可以扣押居民身份證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均不得扣押。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2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吳亞東 韓書華)

    【編輯:吳博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