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空前熱情的捐款熱潮背后,能否做到信息公開透明,是對中國慈善事業(yè)的一大考驗
四川大地震觸發(fā)中國前所未有的慈善熱潮!十幾天來,中國人在自然災難面前的慷慨解囊令外國媒體如此感嘆。截至5月21日12時,國內外對四川地震災區(qū)的捐款總額已經超過160億元人民幣。
巨額的捐助數目和參與民眾的廣泛性,都使善款去向問題成為外國媒體和中國公眾關注的焦點。“政府計劃在什么時候向外公布善款的落實情況?”20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的提問也成為現場記者最關心的話題。
民眾期待善款用途公開
“對慈善機構以往丑聞的擔憂籠罩利他主義”,這是5月17日香港《南華早報》的標題。該文章稱,過去有關捐款去向的傳聞,困擾著很多想要捐款的人。
境外媒體關注善款流向,顯然是有所指向。汶川地震發(fā)生后至今,中國各界民眾在自發(fā)踴躍捐款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表達著對善款能得到有效使用的期待。
“不少人甚至是有生以來捐款數額最大的一次,我們正在以善意的心胸相信有關機構的運作!币幻W友表示,“非常真心希望”中國紅十字會等機構能夠在這次救災中進步,“比如更加開放,提供一份詳實的善款運作報告,并在未來能夠向其他民間機構一樣,允許捐贈者明確了解其所贈每一筆善款的用途!
這顯然代表了相當數量捐款者的心態(tài):既想盡自己所能幫助災區(qū)人民渡過難關,同時又對善款能否有效利用充滿疑慮!爸钡綄⑹称匪偷綖拿窨谥械哪且豢蹋覀兊男牟拍芊畔!北本┮患襈GO組織的負責人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大家都希望善款能夠真正被用到救災上,“這是整個賑災的基石”。
而對于文前提及的《聯合早報》記者的提問,民政部副部長姜力的回答是,民政部往下撥付的中央資金和捐款每天都在對社會公布,地方政府使用的情況也正在逐步公布。
各種版本傳言不斷
然而,傳言已經開始在網絡上涌動。
“我們非常非常希望大家都來看一看,了解我們的工作實際情況是怎樣的。”5月20日下午,中國紅十字總會宣傳處處長夏洪艷如是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她顯然更急于向公眾說明真相,因為相關的說法似乎都將矛頭指向了紅十字會。
無錫某報的一篇報道,無意中成為傳言出籠的“始作俑者”。5月14日,該報以“8點就來等開門捐款,無錫社會各界踴躍為震區(qū)捐款”為題發(fā)出的報道中,有這樣一段話:市紅十字會將把本次救災募捐與“人道萬人捐”善款的60%通過上級紅十字會直接援助地震災區(qū),其余的納入市紅十字備災救助基金,用于本市紅十字會的備災救助。
這段對“60%”內容所指含糊的表述,令網民困惑,并引發(fā)了一場“網絡地震”。“無錫捐款六成援助災區(qū),四成自留!”“給中國紅十字會的捐款竟要被克扣40%管理費!”“如果每一級都扣下40%,那送到災民手中的錢還會剩下多少?”質疑和評論迅速在網上流傳。
與此同時,另一則有關捐款的信息更加重了網民的質疑。
5月14日,門戶網站網易宣布停止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合作,該網站公布的原因是:通過在線捐贈系統(tǒng)在方便網友捐贈的同時,也可對網友捐款總數有明確記錄,并可以起到全程監(jiān)控的作用,“而合作方‘中國紅十字總會’則不愿意接受此方式”。這種措辭,被網民認為后者是不愿意接受全程監(jiān)控。
不該發(fā)生的事
網友的質疑令夏洪艷深感無奈。“這件事延伸出了很多東西,傳言說紅十字會員工月薪超過萬元,真是無稽之談!毕暮槠G顯然注意到了網上的言論,她對《國際先驅導報》表示,國難當頭時出現這種傳言“太不負責任”。
但網友對善款去向的質疑看上去也并非全無道理!拔覀円呀浐車绤柕嘏u了無錫市紅十字會!毕暮槠G表示,這其實是一個“誤會”。
夏洪艷解釋說:5月8日是世界紅十字日,無錫市紅十字會部署了“人道萬人捐”活動。由于這筆募捐款項并沒有特定指向,故其中的60%連同專門為四川災區(qū)募捐的589萬元善款一起捐往了災區(qū)。“我要特別強調一點,凡是這種特別突發(fā)事件,所有捐款都是不可以用作儲備金的!
至于與網易的合作風波,夏洪艷也覺得“很滑稽”。“募捐的事情他們從來沒和我們溝通。”夏洪艷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中國紅十字總會曾委托網易發(fā)募捐呼吁書,但從來沒有授權其做任何募捐,“因為捐款是進入它的系統(tǒng),作為紅十字會根本無法進行監(jiān)管”。
按此說法,實際上是中國紅十字總會不認同網上捐贈的方式。為此,《國際先驅導報》在5月20日連線網易,得到的答案是:“很多網友錯誤地理解了我們的說法,認為我們不相信紅十字會,其實不是這樣的!痹摴P部王經理表示,他們已經“及時更改了”“文字失誤”。本報記者在該網站看到,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則不愿意接受此方式”后面新加了括號說明:即通過網易在線捐贈系統(tǒng)捐款。
紅十字會稱“歡迎監(jiān)督”
兩件本可快速解決的“小事”,卻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面對最近十天來民間不斷的質疑,中國紅十字總會終于在5月21日下午發(fā)出了一份“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發(fā)言人答記者問”的新聞通稿。
其實,因賑災而發(fā)生善款被冒用的事情,在國外也不鮮見。美國“卡特里娜”颶風一年過后,美國國會調查人員就驚奇地發(fā)現,有14億美元賑災款并沒有發(fā)放到真正的災民手中,而是被無端冒領或者被用于購買橄欖球賽季門票、支付海外度假費用等。2004年東南亞海嘯后,據稱也有接近六成的善款被濫用。
“老百姓肯定有這樣的懷疑那樣的懷疑,其實紅十字會從來都不怕社會監(jiān)督,也歡迎你們監(jiān)督!毕暮槠G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有網友表示,不要捐款多渠道,回應無渠道。能否做到信息公開透明,是對中國慈善事業(yè)的一大考驗。好在中國有關部門已經開始了行動。5月16日,國家審計署決定組織對汶川地震救災資金和物資進行審計。5月18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發(fā)出了《緊急通知》,要求地震災害所捐贈的款物必須?顚S,如有違者依法懲處,追究相關責任。(曉德)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