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映秀再遭洪災泥石流 擬建永久大壩保衛(wèi)新城——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四川映秀再遭洪災泥石流 擬建永久大壩保衛(wèi)新城

    2010年08月20日 13:37 來源:廣州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2010年8月19日攝。映秀新城鐵索橋頭一輛大貨車的車頭被泥石流摧毀。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對于東莞援建組的工作人員來說,在映秀援建一年多,他們思念親人,很想回家,原本8月26日移交,到今年11月鐵定就可以回家。現在,回家的日子,又遙遠了。

      塌方,巨石,這是兩年前人們曾熟知的災難場景,而魔鬼般掠過新房的淤泥和洪水,給人們呈現了災難的另一面。

      連接都江堰和映秀鎮(zhèn)的213國道早已聞名,兩年前曾因劇烈的地震災害而斷裂,如今又因轟隆的暴雨而傾斜。本已謀求重生的映秀新城,兩年內卻遭遇兩次大劫, 不禁讓人慨嘆其命途多舛。

      “毋庸置疑,‘8·14’特大泥石流災害是汶川地震的次生災害。但是我們仍將全力推動災后重建, 可謂再次重建!弊蛉障挛,汶川縣常務副縣長羅爾基木對本報記者明確表示。而專門趕來的東莞市常務副市長冷曉明則不斷發(fā)問,“二次重建何時能開始?”

      “本來以為還有10天就可以收工回家,現在一切都被沖垮了!睂τ谟承阈鲁堑木喸煺摺獤|莞援建工作組的援建人員而言,讓他們最為心痛的是親眼看著血汗成果被無情損毀。

      在汶川暴發(fā)“8·14”特大泥石流災害后,本報特派記者深入再受重創(chuàng)、卻在積極尋求二次“重生”的映秀,記錄廣東援建人員飽受傷痛卻未被泥石流沖垮的激情和斗志。

      本版撰文/本報特派記者汪萬里、邱瑞賢

      通訊員程文彬、李艷志、胡寶山、王會玲 圖/本報特派記者莊小龍

      昨日凌晨,映秀迎來新一輪暴雨襲擊。映秀新城入口,楓香樹村旁的防洪堤壩本來已經于8月18日凌晨2時40分筑成,涌入映秀鎮(zhèn)的岷江洪水被成功阻截導流。但暴雨引發(fā)了新的泥石流,堰塞湖左岸泄洪槽被堵塞。洶涌而至的岷江河水沖擊著剛剛建好的子堰大堤,映秀新城再度告危。

      昨晨暴雨再添重創(chuàng)

      為了確保大堤的安全,從昨日凌晨零時至昨日清晨6時,近十輛鏟車及全體搶險人員連夜打拼,終于保住了這道映秀新城的唯一屏障。據四川水電工程局現場搶險工程師蒲秀強介紹,目前這道防洪堤壩已經有十多米寬,接近200米長,5米高,“目前還在不斷加高加固,希望能達到10米高!

      就目前而言,蒲秀強對堤壩的信心頗充足,“即使還有暴雨,應該也能抵擋過去了!

      堤壩的攔截讓岷江水暫時乖乖地回歸了“正道”。昨日下午記者在泥石流災害最重的楓香樹村內“長安居”安居房群看到,曾經淹沒新房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基本退去,在被激流沖垮的堤岸欄桿旁,湍急的江水依然在咆哮。

      下午1時,經過短暫休息的搶險人員立即轉移陣地,清除漫布安居新房內的淤泥。武警戰(zhàn)士小林告訴記者,淤泥足足有30厘米高,他和戰(zhàn)友已在此工作了兩天,才把一幢房內的淤泥清掉了一小半。

      初估損失6.3億元

      “路基都已經弄好了,就差鋪上瀝青。”東莞援建工作組工程管理處人員侯工走在安居房旁的路上,一臉惋惜。無論是房子、道路還是所有基礎設施,甚至路燈和花壇都已經完工的楓香樹村,如今一片泥濘和傷痕。

      昨日下午,映秀鎮(zhèn)鎮(zhèn)長徐紅軍透露,目前初步估算,映秀鎮(zhèn)在這次的泥石流災害中,總體損失大約在6.3億元左右。

    參與互動(0)
    【編輯:鄧永勝】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