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房地產圈內人士的自白:如何操作假按揭——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新聞
      一個房地產圈內人士的自白:如何操作假按揭
    2009年06月28日 16:35 來源:四川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現在的房地產市場上,假按揭現象肯定有,但隨著銀行風險控制體系的健全和法律體系的逐步完善,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

      假按揭的操作手法,首先是開發(fā)商找自己的員工或一些關聯人士作為虛假的購房者,然后借用他們的身份證辦理按揭貸款。開發(fā)商事前會向他們承諾,首付款及月供都由開發(fā)商來提供,并會給他們幾千元的“好處費”。

      等到這些人同意提供身份證后,開發(fā)商就會偽造這些人的收入證明,聯系有關系的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證明這些人有還款能力。

      然后,開發(fā)商會把這些貸款材料遞到銀行,銀行內部有開發(fā)商事先聯系好的員工,他們對這些開發(fā)商遞交的資料進行表面的審核,幫助開發(fā)商很容易地獲得80%的貸款,因為開發(fā)商會給他們“好處”。

      在這個過程中,有的開發(fā)商為了獲取大量貸款,在辦理按揭手續(xù)之前故意抬高房價,這樣雖然交了20%的首付款,但實際上獲得的80%的貸款就是整棟房子的全部價值。

      開發(fā)商獲取貸款后,通常他們會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賣二手房。一個小區(qū)的房子賣得非!盎稹,甚至都賣完了,但進去之后會發(fā)現,連最基本的裝修都沒有。這就是開發(fā)商做的一個局。開發(fā)商通過熱賣假象,吸引真正的購房者來買二手房,而且會依據熱賣假象,適當提高房價,因此開發(fā)商在賣二手房時又能賺錢了。

      另外的一種情況是,開發(fā)商在獲得80%的貸款后,不準備繼續(xù)還月供,就等著銀行申請拍賣。一般情況下,區(qū)法院受理拍賣申請后,會請當事人雙方先行協(xié)商,選擇房產評估機構和拍賣機構。如果雙方協(xié)商不成,區(qū)法院就會向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請篩選評估機構和拍賣機構。

      市高院在所指定的數十家評估機構和拍賣機構中,通過抽簽,決定評估公司和拍賣公司。然后,高院會將抽簽結果告知區(qū)法院,進行拍賣。

      拍賣之前,拍賣機構首先會發(fā)布公告,對于公告,法律上只要求是在公開媒體上公告即可,并沒有限定公告的刊登方式。因此,部分拍賣機構,為了圈定競買人群,把其他競爭者排除在外,他們有很多手段來阻止別的開發(fā)商去接拍那些房產。比如把公告刊登在報紙的中縫中,電話永遠打不通,匯的錢可能被銀行退票,進入拍賣的公司大多數都是事先串通好了的。

      當然,如果在拍賣現場出現了“突發(fā)狀況”,比如,出現了圈定范圍以外的競買人,拍賣機構一般會以“競買人不夠,取消競拍”或“已經交了保證金的人不能到場,沒法競買”等原因,推遲拍賣時間。這個做法的目的是,一定要確保由開發(fā)商和拍賣公司之前圈定的圈子內的人來競買。

      在這個過程中,開發(fā)商也可能聯合評估機構,故意將房產價值估低,而拍賣底價一般會低于評估價。

      拍賣成功后,拍賣多少錢銀行收回多少錢,從賬面上,銀行通過內部審核,將該筆欠貸進行銷賬,拍賣額和貸款額的差價部分,銀行也只能做呆死賬處理。

      這樣,銀行的資金就被大量套取,而開發(fā)商以低價競買到該房產后,又可以市價出售。

      目前,個人假按揭很少有進入拍賣程序的情況出現?赡苡猩贁祼阂獾拈_發(fā)商,以公司的名義假按揭,獲得大量的銀行貸款后,公司再宣布破產,銀行只能通過拍賣房子收回部分貸款,因為公司已破產,被開發(fā)商套取的貸款,銀行只能做呆死賬處理。

      但現在,銀行的監(jiān)管體制逐步健全,銀行的內部人士不敢輕易作為開發(fā)商的“內應”,而且法律對這種惡意的騙貸套現行為,也會嚴懲。

    【編輯:高雪松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