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民族成份不得擅改 違規(guī)變更者要取消學籍——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教育新聞
      解讀:民族成份不得擅改 違規(guī)變更者要取消學籍
    2009年05月06日 05:31 來源:人民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三部門聯合下發(fā)《關于嚴格執(zhí)行變更民族成份有關規(guī)定的通知》——民族成份 不得擅改

      采訪人:本報記者 柳曉森 解讀人:國家民委政策法規(guī)司司長 毛公寧

      民族成份的確定及變更早有規(guī)定

      優(yōu)惠政策旨在促進民族地區(qū)發(fā)展

      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之后,為保障公民正確表達自己民族成份的權利,經民族識別,國家確認了56個民族。民族成份成為我國公民身份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對公民民族成份的確定及變更有一系列明確規(guī)定。

      早在1990年,國家民委、公安部和國務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就出臺了《關于中國公民確定民族成份的規(guī)定》。公民民族成份的確定和登記管理,是民族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為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國家制定了許多優(yōu)惠政策,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如,我國民族地區(qū)大多地處偏遠,教育基礎設施和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少數民族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整體上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為逐步改變這一狀況,國家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規(guī)定了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yè)學校招收新生的時候,對少數民族考生適當放寬錄取標準和條件。

      嚴格審核考生民族成份

      違規(guī)變更者要取消學籍

      一段時期以來,有的地方出現了為享受少數民族高考、中考加分等優(yōu)惠政策,違反有關規(guī)定變更民族成份的現象。這違背了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侵害了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為制止這種現象,國家民委辦公廳等三部門下發(fā)的《通知》重申了我國確定公民民族成份的一貫原則,并就制止違規(guī)變更民族成份、嚴格審核考生民族成份等問題作出了規(guī)定。

      依法審批原則。公民個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據父親或母親的民族成份確定。父母雙方均不屬少數民族成份的,本人不得變更為少數民族成份。申請變更民族成份,須嚴格按照《關于中國公民確定民族成份的規(guī)定》辦理。

      規(guī)范審批程序原則。變更民族成份的審批權限確定為地市級以上民族事務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審批程序進一步明確。即申請變更民族成份,應先向縣級民族事務主管部門申請,并提交相應證明文件�?h級民族事務主管部門應在對相關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嚴格審查后作出初審意見。初審同意后,上報地市級民族事務主管部門核實并簽署審核意見。對其中符合變更條件的,再轉由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受理,經逐級呈報地市級公安機關戶政部門審批后辦理變更手續(xù)。

      加強對考生民族成份的審核原則。招生時,要對考生少數民族成份加以確認�!锻ㄖ芬髴僧數亟逃姓块T在指定的考生報名點指派兩名以上人員負責審核,如發(fā)現考生填報的民族成份與本人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內容不相符,可轉由相關民族事務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戶證部門認定。

      對違規(guī)者進行查處原則。對違規(guī)變更民族成份的考生,一經查實,要進行嚴肅處理。包括取消其考試資格或錄取資格,并記入考生電子檔案。已經入學的要取消學籍。對在有關問題上弄虛作假、以權謀私、玩忽職守,違規(guī)將考生漢族成份變更為少數民族成份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嚴肅追究責任。

    【編輯:邱觀史
      ----- 教育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