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國學院課程參照民國:練書法背誦古詩詞——中新網(wǎng)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教育新聞

    人大國學院課程參照民國:練書法背誦古詩詞

    2010年06月26日 03:27 來源:新京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昨晚,人大國學院一位女畢業(yè)生上臺擁抱老師。當天晚上,中國人民大學首屆國學畢業(yè)生舉行歡送晚會。記者 孫純霞 攝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國學院畢業(yè)照不穿唐裝漢服

      昨日下午,在人民大學國學院,國學院副院長徐飛接受記者專訪,回應第一屆國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升學情況及對未來國學院發(fā)展的規(guī)劃。

      關于就業(yè)

      國學畢業(yè)生就業(yè)超預期

      新京報:第一屆學生30個人中有5個人沒有如期畢業(yè),原因是什么?

      徐飛:有兩個是論文沒有通過的,還有三個是身體原因、家庭原因休學的。

      新京報:看他們找的工作和國學專業(yè)直接相關的不多?

      徐飛:多數(shù)還是基本相關的,30個人有10個人讀博士,他們都是做國學或者相關的學術研究。還有17個人就業(yè),都是國學相關的崗位。

      新京報:這是否符合開設這個專業(yè)時的設想?

      徐飛:基本達到了,當初一方面是要培養(yǎng)學術人才,例如讀博士的;再就是國學推廣、運用的人才。

      新京報:跟文史哲專業(yè)相比,這個班的學生工作找的怎樣?

      徐飛:沒想到國學專業(yè)很不錯,碩士階段在全校是前幾名,算上本科階段,是全校第一。

      關于一級學科

      希望讓國學“落戶”

      新京報:你們去年申請國學為一級學科,進展怎樣?

      徐飛:學位的大調整是國家去年提出的,目前還沒有結果,我們當然希望能批準下來。

      新京報:之前有學者反對國學成為一級學科,拿到這個一級學科有何作用?

      徐飛:至少有個戶口,有個身份。目前雖然從高考序列里招生的只有人大,但清華、北大以研究院的形式也在招研究生,授學位也跟我們一樣,按照文史哲的方向授學位,后面還要打一個括號,備注國學。

      新京報:反對的一個原因是國學教育良莠不齊?

      徐飛:不能因為有糟粕就不繼承傳統(tǒng),也不能因為傳統(tǒng)好就全部拿來。我們不主張搞形式,前段時間看到有學校上千畢業(yè)生跟老師下跪謝恩,這個很不好,學傳統(tǒng)文化是要學其精華的東西,不是學表面形式。

      新京報:是不是也因為這個原因國學院很低調?

      徐飛:是的。像第一屆學生畢業(yè),我們沒有主張讓學生穿唐裝漢服去照畢業(yè)照,從來不搞,我們還是正式的學位服,授學位就是學位服,按照普通的儀式,不是說我是國學專業(yè)就要穿唐裝。 本報記者 李立強

      關于教學

      課程設置參照民國時期

      新京報:跟文史哲專業(yè)學生相比,他們的優(yōu)勢劣勢在哪?

      徐飛:劣勢主要是專攻某一個學科的會深一些,我們沒有這么深,但我們的優(yōu)勢在于打通了文史哲來做研究。至于以后誰更有優(yōu)勢很難說,靠時間來檢驗。

      新京報:學生的課程有練書法、背誦古詩詞,吟詩作賦,這些作用大嗎?

      徐飛:中國古代琴棋書畫不分家,國學院有選修課,希望學生都會一點,畢竟能提高人的境界、內涵和修養(yǎng),古詩詞則是必須會的,做古代的研究,這是必須的。

      新京報:根據(jù)這一屆畢業(yè)生的情況會不會對課程進行調整?

      徐飛:有,但不會很大,因為我們每年都會召集老師學生搞座談會,看怎樣調整課程,每年都會微調,所以不會等到第一屆畢業(yè)后再進行大調,那樣的話第一屆學生就太倒霉了。

      新京報:當初課程參照民國的國學設置?

      徐飛:參照了,設置時做了很多調研,查了很多資料。

      新京報:今年國學院的招生有何變化?

      徐飛:暫時還沒有,和往年一樣。

    參與互動(0)
    【編輯:朱鵬英】
      ----- 教育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