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們的春天是怎么來的?——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西門慶”們的春天是怎么來的?
    2010年05月04日 17:50 來源:人民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西門慶”們的春天是怎么來的?

      對西門慶這個藝術形象我一直沒有好感,但是近十年來,有些人卻興趣十足——先前是兩家搶奪,現在是山東的陽谷、臨清與安徽省徽州三地舉起“西門慶故里”招牌,競爭不息。西門慶這支野百合也成為臉上貼金的妙招,想那西門郎,如今在泉下也必然樂的天翻地覆,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金瓶梅》的確不應該背負淫書的污名,其當之無愧的是一本名著,其中的文化也值得我們研究。但是當西門慶也被“撥亂反正”,一改在傳統文學名著中“大淫賊、大惡霸、大奸商”的藝術形象,華麗轉身成為當地政府追捧的文化產業(yè)英雄,這就讓我十足的汗顏了。

      不可否認,在這場故里之爭中,浸泡了傳統文化中悶騷暗流的風月旨趣的確推動了當地的經濟和民生發(fā)展,然而更值得警惕的文化產業(yè)英雄神話的鑄造是以從根本上將世俗心理和我們一直固守的價值觀摧毀來交換的。誠如報道所言:俗文化的風行,風月文化搭臺,風月經濟唱戲,使得西門慶這樣的反面典型背后所蘊含的巨大開發(fā)價值被正視,甚至連孔孟之鄉(xiāng)也放下斯文,以至于西門慶府邸兩省三地,日夜笙歌,真可謂“野百合也有春天”!

      一個社會對文化的追求反映了這個社會的品格,即人的素質。這種搭建在風月文化上的經濟發(fā)展我不敢說不好,游人趨之若鶩我不敢說不行,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有一種擔憂。當一個社會把“只談風月,不談國事”奉為至寶,當社會關注中高官腐敗不敵涉案的明星緋聞,當貪官能為貪污腐敗找出一大堆“高尚”的理由,當暴力犯罪、貪官艷情總能引來社會驚羨——我在疑惑我們到底在構建一個怎樣的價值觀,一個怎樣的未來?而今,“(西門慶)一生風月供惆悵,(‘西門慶故里’)到處煙花恨別離”的虛假繁榮浮華又究竟在引導我們走向哪里?

      我最擔憂的是,今天西門兒郎可以成為經濟發(fā)展一大噱頭,明天是不是秦檜也可以站起來?如今西門郎是“文化產業(yè)英雄”,那秦丞相以后就可以是“民族統一英雄”(有某些專家提過此觀點)。我們是一個人性化的社會,必須“開放思想”,讓西門郎恢復名譽,讓秦丞相重歸歷史。如此可能“甚好”,但是我們又該置武松和岳飛于何處?如此解放思想讓我心痛。或許我是多想了,但是在一個追求務實的時代,一些飄渺的東西也不為我們所珍視了,甚至在被丟失。

      想來,原因可能在于地方發(fā)展的思路已經無法延續(xù),用郎咸平的話說已經進入用明天的生產過剩消耗今天的生產過剩的時代。這就使得對于文化資源的開發(fā)陡然加重了分量——倒騰名人故里,甚至到了臭名遠揚的“名人”,這于文化、于百姓的長遠益處并不大,而且這種“被經濟”,其實恰是一種“沒文化”的表現。

      沒文化很可怕,但是亂扯文化的大旗更可怕。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但是也已經沒有太大空間給我們折騰了,現在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牛郎織女、孫悟空等都有了“故里”,還有什么奇跡不能出現呢?或許,“西門慶們”的春天就是這么來的。但是這個所謂的“春天”一點也不讓人愜意。

      對于某些人來說這個“春天”來的恰是時候,但對于我們來說卻是寒冬,因為我只看到了前路上陷阱重重。我不知道我們所面臨的冬天離文化的春天有多遠,恐怕雪萊也不能告訴我,因為沒有人爭他,炒作他,讓他給出一個具體的時間。

      王國信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