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唐德剛逝世 一生推動“口述歷史”發(fā)展(2)——中新網(wǎng)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歷史學家唐德剛逝世 一生推動“口述歷史”發(fā)展(2)
    2009年10月30日 09:00 來源:新京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唐德剛和張學良(右)在一起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為大人物撰寫人生

      - 人物小傳

      唐德剛的89年人生中,和他密切不分的詞肯定有以下三個:哥倫比亞大學、胡適以及口述歷史。盡管它們并不代表唐德剛的全部,卻足以書寫他的一段歷史。

      從中學教員到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1920年,唐德剛生于安徽省合肥縣西鄉(xiāng)山南館的唐老圩(今屬肥西縣袁店鄉(xiāng))。因為家學淵源深厚,他從幼時開始便接受家塾教育,因其父親開明,唐德剛在家中除了學習傳統(tǒng)的四書五經外,還學習英文,這為他日后的留學、研究打下最初的根基。唐德剛自幼聰明,在家塾里學習后入當?shù)匦W,僅僅讀了半年,就獲取畢業(yè)證升入中學。1939年,唐德剛考入中央大學歷史系,在中央大學畢業(yè)后,他去大別山區(qū)當了兩個學期的中學教員。1944年,24歲的唐德剛又應安徽學院(現(xiàn)安徽大學)史地系主任李則剛之聘轉去安徽大學,教授學生外國歷史。

      唐德剛曾經在回憶自己這段經歷時還分享了這樣一個趣聞:“說起教西洋史,中間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當時在重慶出版了一本厚厚的洋文書,是關于西洋史的,我手里有一本,平時我把這本書看了好幾遍,不認得的單詞,都查字典寫在邊上,里面寫得密密麻麻的。有人看到我有一本厚厚的洋文書,就向學校推薦了我,我這才去了安徽大學!

      去安徽大學對于唐德剛來說可能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1948年,他參加托?荚嚕再M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主修歐洲史和美國史,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后留校執(zhí)教直到1972年。1972年后,唐德剛又被紐約市立大學聘為該校亞洲學系教授,后又出任該系系主任長達12年之久。

      與胡適的忘年交

      上世紀50年代后期,唐德剛在哥倫比亞大東亞研究所參與發(fā)起成立“中國口述歷史協(xié)會”,動員美國的社會力量參與此事,他也成為華人歷史學家中“口述歷史”的積極推動者。

      幾乎同時間,唐德剛與胡適在哥倫比亞大學里相會。當時胡適經常到哥倫比亞的圖書館借閱書刊,而唐德剛則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圖書館里勤工儉學,兩人因此而相遇相識。由于是老鄉(xiāng)的緣故,胡適和唐德剛走得很近。那時胡適在美國的境遇并不好,但還時常招待唐德剛去家里吃正宗的安徽菜。唐德剛也常常跑腿幫胡適夫妻買東西,陪胡太太打麻將。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由胡適口述個人史,唐德剛錄音整理。唐德剛說,雖然他并沒有上過胡適的課,胡適卻稱他為弟子。唐德剛比喻這種師生關系為“一個窮愁潦倒的乞丐老和尚和一個乞丐小和尚的師生關系!

      立華人口述歷史的標準

      1972年,哥倫比亞大學影印發(fā)行了他和胡適共同完成的英文版《胡適口述自傳》。1979年,唐德剛又根據(jù)原錄音和經胡適修訂的底稿,將上述自傳譯成中文!逗m口述自傳》中文版出版之前,唐德剛寫序文時,下筆后一發(fā)不可收拾,竟寫了十多萬字,于是干脆單出了一本《胡適雜憶》。時至今日,《胡適口述自傳》和《胡適雜憶》已成為研究胡適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

      唐德剛還費時7年完成了60萬字的口述史力作《李宗仁回憶錄》。此后,張學良也主動找到唐德剛,要求他為自己寫回憶錄。他又多次拜訪顧維鈞,把這位著名外交家家藏資料和他40多年的英文日記全部接收,協(xié)助其撰寫《顧維鈞回憶錄》。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