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百件文物散落民居 太湖石在外當猴山——中新網(wǎng)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圓明園百件文物散落民居 太湖石在外當猴山

    2010年10月18日 09:38 來源:北京晨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站在五孔橋上拍照的游人,大約不會想到腳下的滄桑。

    北大石麒麟

      所有廟宇、宮殿、古遠建筑,被視為舉國神圣之物,其中收藏著歷代精華之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1860年英軍隨軍牧師馬卡吉

      北京大學

      碎片1

      石麒麟見證大火

      初秋的下午,陽光懶散地灑落在北大西門辦公樓前。兩只石麒麟靜靜蹲坐著,仿佛在曬太陽,又像在冥想著遙遠的故事!翱礃幼邮俏奈锇!币幻猩T著車,一條腿撐在石麒麟身上。

      這對石麒麟,最早安置在圓明園大宮門前,刻成時間不晚于1725年至1741年,建安佑宮時,石麒麟被移至安佑宮門前。

      20世紀20年代,燕京大學建校時,這對石麒麟被移至校園中。這對麒麟高1.7米有余,有近1米高的須彌座,刻工細膩,體態(tài)逼真,至今線條、紋樣仍十分流暢清晰。

      火燒圓明園時,因事發(fā)突然,加上主事太監(jiān)緊鎖宮門,太監(jiān)、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中。目睹烈焰焚身,這對守護著皇宮的威武門神,無知無覺,無淚無聲。

      碎片2

      五孔橋上“不識橋”

      經(jīng)過未名湖中島北側時,不少游客站在一座五孔橋上留影,他們指著橋兩側的景觀,贊嘆校園之美。其實,真正該留意的,是腳下的石橋。

      方外觀西式石坪橋原是圓明園西洋樓方外觀門前的溪橋,橋為五孔,橋墩上部有漢白玉石雕西式番草。橋面原有西式石欄桿,今已無存。

      另外,在北京大學西校門內北側,現(xiàn)存七塊漢白玉石雕西式番草橋石,與未名湖中島北側五孔橋雕刻花紋一致。記者詢問不少北大學子,多數(shù)人都無法說出這座石橋的特別之處。

      國圖文津街分館

      碎片1

      守門石獅劫后余生

      在文津街國家圖書館門前,一對威武的石獅滿面滄桑,雙爪和臀部還有修補的痕跡。“沒錯,這對劫后余生的石獅就是來自圓明園。”傳達室的守門人對石獅的來歷略知一二。石獅長170厘米,高約300厘米。上世紀30年代由圓明園移至此處。

      走進文津街國圖大門,迎面的廣場上屹立著兩根高大的華表。

      據(jù)史料記載,安佑宮的華表原有四根,1925年燕京大學建校時,由一名美國牧師運去三根。其中兩根立于該校主樓前,另一根則被京師警察廳運到城里,1931年春被放在天安門路南。同年夏天,北平圖書館建新館,即將燕京大學多余的一根和天安門前的一根運至圖書館。

      碎片2

      御碑磨平

      文津街國圖進門右轉,可見一片草坪。草坪中央矗立著一塊石碑,棱角已被磨得渾圓。記者面對這塊石碑時,仍難以確定,它就是要尋找來自圓明園望瀛洲的昆侖石。文源閣碑漢白玉質地,寬100厘米,厚65厘米,高260厘米,碑身兩面各題乾隆望瀛洲詩,如今,碑身仍然完整,但御筆題詩已風化不清。

      幾名園林工人正在草坪上忙碌著,來年春天,將有五顏六色的鮮花與殘碑相伴。

    參與互動(0)
    【編輯:蒲波】
      ----- 文化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